AI Infra:AI时代的数据库,从 AI-Ready 到 AI-Native
一、核心定义
AI-Ready:数据库被动适配,AI模型"读取"数据 → 增强记忆检索
AI-Native:数据库主动参与,AI Agent"共同思考" → 自主认知创造
二、关键差异
AI-Ready:主仆结构,外部调用,一次查询一次响应
AI-Native:伙伴结构,内部共生,持续对话协同推理
三、机制对比
| 维度 | AI-Ready | AI-Native |
|---|---|---|
| 要素 | 向量索引+API | 知识图谱+推理引擎+主动代理 |
| 结构 | 外部调用式 | 内部共生式 |
| 功能 | RAG检索增强 | 自主认知创造 |
四、打个比方
AI-Ready:高效档案管理员 → 准确找标签书,不理解研究目的
AI-Native:博学研究伙伴 → 理解意图,主动关联推荐
数据库不能只存不算,正从"存储容器"进化为"认知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