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定义:
NCU是给AI的“第二大脑”——它不存你搜过什么,它存你“怎么想”的神经权重。
一、核心洞见
传统AI | NCU-AI |
---|
知道你看了什么(RAG) | 知道你信什么、怕什么、偏什么(语义指针) |
每次对话从零开始 | 记住你三年来的心理演化 |
检索文档 | 激活“你”的认知画像 |
机器在“查资料” | 机器在“回忆你” |
突破点:
不是增强LLM,而是为它配一个“你的脑”——用SNN/RNN编码你如何理解世界。
二、NCU = 三要素合一
组件 | 作用 | 类比 |
---|
Biological Memory Engine | SNN/RNN持续学习你的行为流 | 你的海马体 |
Semantic Pointer Generator | 把对话、点击、语音压缩成向量:⟨PRIVACY=0.9, TRUST=−0.7⟩ | 你的核心信念编码 |
MCP Protocol | LLM一句问:“我该怎样回应他?”→NCU返回:“他讨厌营销,爱清晨独处。” | 专属记忆API |
为什么RAG不行?
- RAG:你搜了3篇 GDPR 文章 → AI 说:“根据文档,你可能关心隐私。”
- NCU:你连续5次拒用企业AI工具 + 三次深夜骂“垃圾算法” → AI知道你信任边界 = 防御型人格。
RAG是图书馆,NCU是你的脑图。
为何必须用SNN/RNN?
模型 | 可否存“你”? | 能效 | 可解释 |
---|
Transformer | ❌ 太宽,没状态 | 高耗能 | 黑箱 |
RNN | ✅ 有记忆痕迹 | 中 | 可追踪 |
SNN | ✅✅ 事件驱动,像神经元 | 微瓦级 | 语义指针可读 |
SNN不是“更小的模型”——它是模拟人类记忆的计算方式。
三、伦理红线
- NCU存储的是你的认知身份 → 泄露 = 数字灵魂被盗。
- 必须:本地训练、联邦学习、差分隐私、零知识验证
- 禁止:云端训练、数据外传、无审计
如果你不能保护NCU,你就不是在造AI助手,你在造数字替身勒索工具。
四、如何验证它有效?
指标 | 传统RAG | NCU目标 |
---|
用户重复解释次数 | 高 | ↓60% |
多轮任务完成率 | 50–60% | ↑40%+ |
设备能耗(日均) | ~1kWh | <300mWh |
用户感受:“这AI怎么好像懂我?” —— 这就是胜利。
五、终极愿景:AI的新分层架构
┌──────────────┐
│ LLM │ ← 思考:推理、规划、生成
└──────┬───────┘
↓
┌──────────────┐
│ NCU │ ← 记忆:你是谁,你怎么想(生物编码)
└──────┬───────┘
↓
┌──────────────┐
│ RAG │ ← 事实:世界发生了什么(外部知识)
└──────────────┘
LLM思考,NCU记得,RAG查世界
—— 三者分工清晰,各司其职,认知完整。
“让AI记住你如何思考——而不是你问了什么。”
标签: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