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公式:

未来赢家 = 高集成 × 高AI原生

二、四象限精简版(X轴:集成度|Y轴:AI原生度)

低AI原生高AI原生
低集成❌ 传统单点工具(如ETL)AI单点工具(向量库、记忆中间件)→ 早期风口,易被吃掉
高集成❌ 传统中台(重ETL无AI)✅✅ AI原生平台(Agent数据底座)→ 终极战场

三、中心定位区(黄金区):

“数据平台型软件”
高集成 + 中AI原生(支持RAG、向量、自动治理)
2025–2027最稳回报区:轻量、行业化、API-first

四、最优进化路径(创业者必看):

AI单点工具(IV) 
     ↓ 垂直整合
行业数据平台(II)
     ↓ 深化Agent能力
AI原生平台(I)
别想一步登天,先做“能卖钱的AI增强平台”,再进化成操作系统。

五、投资人行动指南:

目标投哪里为什么
高增长IV(AI单点)技术爆点多,估值弹性大
稳回报II(平台型)客户付费意愿强,LTV高
卡位未来I(AI原生平台)赢家通吃,但需联合战略方
躲雷区III & V伪AI、无增长、被云原生淘汰

六、结语:

**未来的数据基础设施,不是“更大”的平台,也不是“更酷”的AI工具,而是——
能在真实业务中,自动懂数据、会治理、支持Agent运行的“智能数据引擎”。**

附:一句话判断初创企业价值

“它是否能让一个AI Agent,无需人工干预,安全、持续、自主地从数据中学习和行动?”
→ 如果能,它就在I或II象限。
→ 如果不能,再炫的AI标签都是噪音。

标签:infra, ai

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