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很简单,所以上手容易。51.com的功能简直可以用弱智来形容,但是,就是那些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网页美化效果,网站的主要用户们乐此不疲,甘愿献上流量和金钱。

简与繁,是一个相对用户群而言的,任何一个网站,都有自己定位的受众,在互联网草创的年代里,面向最广大的用户群是必要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Google等互联网搜索巨头越来越强大的今天,还是有很多中小型的团队进入到搜索的市场中,只要获得哪怕1%的份额,就是十几亿或者几十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同样的,门槛低的网站面对的就是最广大的用户群,再烧上一笔钱,或多或少都能获得相当一部分用户。这时候,能不能活下去,比较的主要是两个能力,一是融资能力,继续获得投资者的亲睐,就能继续烧钱,直到竞争对手死掉;二是内部管理能力,降低内部消耗,依靠现有的市场份额养活团队,继续奋斗。简言之就是开源节流。当市场上出现了多个实力相当的服务商,那么,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就难以分出胜负,单纯依靠资金投入不足以开垦新的用户群,服务细化的时代就到来了。如果是粗放型发展阶段是摸索阶段,那么这一阶段的网站功能必然是简单的。进入服务细化时代之后,网站的目标变成了深耕细分市场,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假如是一个依赖广告费生存的网站,在这个时候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开始投放有针对性的广告。举例而言,现在有一个汽车主题的网站开始展示某一款车型的广告这样的一个结果,我们可以推测它的原因:这个网站的用户群有购买汽车的意愿,也就是用户纯度高,投放广告就有了更多售出汽车的可能性。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最基础的办法就是为各种细分市场提供对应的产品,这就要求在内容上要有深度,还要满足小众用户特殊的功能需求,此时的网站功能必然是复杂的。

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的,Google的一系列产品展现了简洁的魅力,将复杂的处理交给程序,呈现给用户的用户最需要的部分,这是需要相当长时间分析用户需求才能得到的。可以拿桌面操作系统说事儿,现在Linux系统的图形界面已经非常好了,甚至比Windows还要好,但是,不能忘记的是:Apple和Windows都在调查用户需求方面消耗了巨大的资源,不只是报错时的声音、图标的大小、功能块的布局还是字体的选择,就连微软的经典蓝屏都是经过选择的,可以说,KDE和GNOME的设计者们在方面获益匪浅(当然KDE和GNOME开发团队或者说所有的开源团队在这方面做得的贡献一点要不少),Windows操作简单(说到简单,Leopard的概念可能更简单),并不意味着Windows背后的技术就简单。回过头来,Facebook很简单,并意味着Facebook的技术不行,相反,它的技术很好!

是什么样的内部矛盾推动了简->繁->简这样的发展呢?答案只有一个:人的需求

(本文是为了写而写的,没有逻辑性,看过之后笑笑以上废话就行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标签:产品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