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的押金问题是最近几天的一个热点事件,有些朋友提出了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我想换个角度来思考,就是设计一个“云押金”服务,核心逻辑是:“信用不够,押金来凑”

金融是基于信任的生意,当红的创新都是通过技术和数据,让陌生人尽可能块且成本低的方式形成共识,达成合作。我们还有一种古老的形成共识的方式,就是“押金”。

信用与押金的比较

大数据征信有诸多好处,但是我想提一些缺点:

  • 形成信用的成本高
  • 有个人隐私泄漏的风险
  • 增信困难
  • 机构之间信用模型差异大,难以迁移

押金完美规避这些问题:

  • 货币是人类共识
  • 现金是匿名的
  • 增资容易
  • 同一个货币无差别,不同货币可交易

押金的缺点

押金是对风险的估价,多个合作就要多个押金,缺点是资金占用成本高,且收到押金的一方有挪用可能性,监管难度大。

“云押金”对押金模式的修正

“云押金”将一笔资金放在金融机构的账号中,锁定金额。在需要信用或者押金时,授权服务提供方可以在违约情况下划扣押金。多个服务提供方可以获得对同一个押金账号的授权,在押金不足以覆盖风险时,云押金金融机构要求补充押金,同时拒绝新服务方接入,通知其他已授权服务方。到这里,还是只是一个常见的“保证金”模式,并没有降低资金占用,下面要开始组合式创新了:

  1. 提供云押金金融服务的机构,可以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押金做投资,比如接入相对安全的货币基金,让押金增值,为客户带来收益
  2. 使用区块链技术,让服务使用信息上链,部分解决隐私问题,通过智能合约来处理违约扣除等情况
  3. 由于货币无差别,用户押金可以在多家机构之间迁移,同质化竞争迫使云押金提供商提高服务水平
  4. 押金是集中的,金融监管的难度变低,也容易形成标准化的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

进一步推演,以降低个人押金金额为目标:

  1. 形成类似支付宝“相互保”以及“水滴保”这样的互助机制,极大降低金额,分摊押金风险,代价是“押金”是有损失的,可以通过投资回报来弥补
  2. 引入真正的保险来保证云押金的安全,同时降低押金金额,保障需要押金的服务提供方的利益
  3. 形成信用+云押金的混合模式,“押金不够,信用来凑”

“云押金”金融服务商的收入

实际上,银行是比较适合提供这样的服务的,所以商业模式非常清晰,可以收取服务费以及投资收益。

远景

让信用+云押金的混合模式,结合区块链技术被市场广泛接受后,带来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海量的交易中,信用和个人数据会被更准确定价,为信用在个人之间的交易形成基础,在这个远景下,人人有信用,信用可定价可交易,信用押金自由配比互换,陌生人交易费用更低,交易又会刺激市场更重视信用,正向循环。

标签:无

评论已关闭